自嗨锅借死人玩情绪公关,做给谁看? 天天热讯

看到这张图,你应该也会觉得,这又是一个营销噱头吧,176万也许是活动奖金?但这还是引起了你的兴趣。


(资料图片)

事实却让你大吃一惊,这竟然是消费者死亡后,家属的索赔金额。

这种高度敏感的负面事件,为什么会被做成产品宣传图,堂而皇之地放出来?

在被监管部门处罚80万后,今天,自嗨锅在官方微博发出了他们的第二份道歉声明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比起真挚的歉意,我在这份公关声明中感受到的,更多是自嗨锅满满的不服气。

我们先来看看自嗨锅这份声明,做个阅读理解:

首先“虚心接受 勇敢面对 真诚改正”的大标题,奠定了基调——这份声明,是用来道歉的。

第二段表明了基本态度:不推锅,公司管理失职,难辞其咎。

第三段则阐述了解决方案:下架内容、配合调查、辞退员工、内部整顿。

直到这里都还是很标准的公关流程,没什么问题。但接下来的一段,却怎么看怎么奇怪。

这一段中在道歉声明中占最大篇幅,却在不断强化“相关人员”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。

员工对事件的认知:

逝者家属“网上断定”、“索赔176万不可理喻”

媒体带乱舆论节奏,对民营企业品牌造成巨大伤害

员工的态度: “极其不满”、“出离愤怒”

员工的行为: 试图解释事件真相,愚蠢,并非作恶

气势如虹的句式,“极其不满”、“出离愤怒”、“不可理喻”等强势的措辞,虽是借了所谓“相关人员”之口,但这样的写法更让读者觉得,怎么好像是品牌在借机为自己鸣不平啊?

据之前媒体报道——2022年12月28日,会东县公安局出具的鉴定意见书载明:“综合分析认为,陈女士的死亡不排除食用“自嗨锅蒜香花蛤粉”导致急性中毒死亡的可能。”。

死者家属卢先生向有关部门递交材料,要求对涉事企业进行立案调查,追究相关企业及人员责任;要求赔偿死者和伤者各类损失176万余元。但双方一直未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。

也就是说,原先的事件还在继续调查、协商中。

但对于“致富款花蛤粉”的广告,却是已经实打实被处罚了的。

这个广告的发布行为,和先前的消费者死亡事件,是两码事。

在针对这个广告进行道歉的声明中夹带这样的描述,让人感觉品牌还想为自己辩解,争一口气——“我认了,但我不服”,与声明的本意背道而驰。

真诚的道歉应该是关注自己的过错,而非对其他方进行指责。将这种指责媒体的想法写到声明里,我看到的不是道歉,而是一种对媒体的宣战。

这种策略非常微妙,一方面小心翼翼的处理大众情绪,一方面又不甘心,试图把风向带到“品牌遭遇舆论恶意”层面来对之前的媒体发酵进行反击,这样的操作赌性很高,要么翻车,要么完全扭转之前的负面败局。

对比3月份第一份滴水不漏、诚意满满的致歉声明,自嗨锅这一次的公关声明,真的非常非常冒险、激进。

媒体恶意炒作博取流量,自然是本性,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,一个还算是有点名气的网红品牌,用斗气斗狠的态度和媒体作对,要么极度高明、要么极度愚蠢,但不管如何,都不能掩盖自嗨锅最大的问题,品牌风控体系混乱且不沉稳。

旗舰店上架宣传物料没有设置审核机制吗?为什么一个普通员工毫无阻碍地就可以把问题图片上传?员工是如何进行内部培训的?为什么可以用品牌的官方平台,宣泄个人的情感?或者说,这一切可能原本就是一次故意而为之的反向负面公关?

无论此次事件真相几何,它都显示自嗨锅的管理机制与危机判断都存在问题。如果是故意营销,那么它在舆论操控上的手法有待提高。如果是真的失误,那么它连最基本的品牌风控管理机制都未建立,一个小失误就可能演变为更严重的舆论危机。归根结底,自嗨锅在危机管理判断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企业此举的真正动因何在?部分媒体为获取流量热度,采取各种手法炒作负面新闻,这让品牌方感到愤怒与无奈。在社交媒体时代,流量已成为许多媒体的生存方式,它们不避敏感春秋,动辄“写死”品牌,以获取点击和眼球,收获舆论保护费。这种畸形的牟利模式同样值得省思,无数品牌在面对媒体暴力和讹诈中只能处于劣势,稍有失误就可能被大做文章,推向舆论风口。

我不站队自嗨锅,但也不觉得自嗨锅全错,因为在这场品牌和媒体厮杀的乱局中,谁的屁股都不干净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极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