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首场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学了啥|今日精选

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/李军通讯员/谭雪平凌琳

5月中旬,今年全市首场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在攸县举行,现场会主题鲜明:“兴产业、扩就业、促增收”。

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度契合。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,也是今年我市乡村振兴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。


(资料图片)

时机更有讲究。会前,正值市派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轮换,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刚结束集中培训,便奔赴现场会“看学议”。

乡村振兴,马不停蹄。这次现场会,大家都学了啥好经验?

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座谈环节。 记者 李军 摄

产业奖补联农带农

鼓起脱贫户“腰包”

5月12日下午,攸县江桥街道杨木港村。

大巴车缓缓驶入攸爱油茶基地,停在一栋办公楼前。周围,万亩油茶园如画展开;场坪里,展示区的各类油茶产品琳琅满目。

“目前我们已建成2万亩连片油茶示范基地,打造了攸爱山茶油品牌,去年还签约速度滑冰世界冠军林雪为品牌代言。”湖南攸爱公司相关负责人手持话筒,介绍着情况。

做强山茶油品牌与产业时,攸爱公司充分衔接各级产业扶持奖补资金,探索“就业帮扶”“订单收购”“股份合作帮扶”等联农带农机制,帮助村集体经济、农户和脱贫户持续增收。

比如就业帮扶,2022年,攸爱公司累计用工310人,其中脱贫户89人;累计发放工资365.2万元,其中发给脱贫户89.3万元,占比24.4%,切实带动了脱贫户增收。

同时“授人以渔”,该公司组织专家免费送技术15场次,免费向391户脱贫户送油茶苗木65000株,按市价兜底回收鲜茶果85吨,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油茶近4000亩,农户每年创收达400多万元。

富民也强村。这方面,“股份合作帮扶”是亮点。杨木港村、阴山港村与牛头湖村,以财政奖补资金、信贷资金入股攸爱公司,而企业采取固定8%的分红模式,向三个村每年分红8万元至24.09万元,稳定增加了三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。

参会人员一边听介绍,一边掏出手机“抓拍”经验。

在山茶油展示区,荷塘区仙庾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李俊伟,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相关技术问题,以及联农带农做法。

“我们镇上的樟霞村有上万亩古油茶树,目前也打造了古法榨油的产业,如何做强品牌、促进农户增收,下次还要找机会带队专门来学习。”李俊伟说。

打造就业帮扶车间

让“家门口”有活干

考察学习的第二站,桃水镇盘塘村。

在桃水镇盘塘村,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参会者深入了解无患子加工产业。记者 李军 摄

参会人员发现,不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枝叶青翠的无患子树在迎风舞动。

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这可是一棵‘摇钱树’。”盘塘村工作人员笑着解说:“围绕这棵无患子树,村里正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就业帮扶车间,摸索乡村振兴的路径。”

近年来,盘塘村成功争取湖南仙泉自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仙泉公司)的科技示范基地落户,为村民栽下了无患子产业这棵“大树”。该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无患子种植及保底价回收协议,发动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无患子3万余株,带动82户农户发展庭院经济,其中脱贫户有17名。

“去年,仅无患子果实保底回收一项,脱贫户每户平均受益5100元。”该公司负责人介绍。

进入无患子生产车间前,参会人员经过了一条古朴的长廊,长廊的桌上摆满了产品:无患子洗发露、洗面奶、洗手液等,各类无患子洗护用品、化妆品多达数十种。

“无患子全身都是宝,解说没有丝毫夸张。”市派驻攸县皇图岭镇港口村工作队队长黄卫正感叹道。

进入车间,工作人员在仔细挑选无患子种子;无菌车间内,穿着无菌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则坐在操作台前加工各种产品。

盘塘村工作人员说,去年,仙泉公司与盘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协议,共同投资建立了无患子就业帮扶车间,开展无患子果肉初加工、手串、手工皂等产品加工。车间吸纳了30多名农户就近就业,其中脱贫户12户,年人均收入达7000元。

仙泉公司负责人说,企业将继续做大规模,计划打造无患子文化产业园,届时年产值达5千万以上,可带动500名以上村民就业。

防返贫监测帮扶

“云端”发力更精准

走进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参会人员感受到的是“高大上”的科技感。

“以‘数字乡村’建设为契机,我们为社区打造了株洲首个防返贫监测平台应用试点。”现场解说人员站在电子屏幕前,向围成扇形的参会人员提供讲解。

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主要包含防返贫监测大数据、帮扶信息大数据,以及政策讲堂三大板块。

工作人员点开防返贫监测大数据页面,记者和参会人员在现场看到,蓝色屏幕上,谭家垅社区脱贫人口数量、年龄、劳动力等,以及驻村工作队走访打卡及走访类型比例等,相关情况一目了然。

而在帮扶信息大数据页面,防返贫重点监测对象的类型、家庭人均均收入,以及结对帮扶联系人等信息,也能得到全面地掌握。

“通过这个在线工作平台,可实现乡村振兴工作规定动作的实时化和数据化,确保工作进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。”讲解人员说。

记者发现,在驻村打卡页面,驻村干部要根据考勤要求进行打卡,在走访脱贫户或重点监测户时,要记录姓名、时间等信息,还要拍照上传到系统平台。

“这个功能不错,能给驻村工作队员戴上‘紧箍咒’,助力各项防返贫工作切实开展。”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湘元笑着点赞。

整治提升人居环境

“三治”经验可复制

第四站,新市镇丁家垅村。

在新市镇丁家垅村,参会人员学习考察“厕所革命”等人居环境整治经验。记者 李军 摄

“你们看那个水渠,好漂亮的,这是村里争取省级‘水美湘村’创建项目以后打造的亮点。”

大巴车刚开到村口,曾经在丁家垅担任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江立明,自豪地给旁边的参会人员介绍。

整洁秀美的水渠、干净有序的庭院、富有风韵的文化墙……参会人员在丁家垅村的“幸福屋场”移步换景,切实感受到省级“美丽乡村示范村”“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”等荣誉名不虚传。

“简要来说,村里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的经验,是推行‘三治’,治闲房、治垃圾、治民风。”丁家垅村的工作人员介绍。

近年来,丁家垅村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巩固提质,在垃圾治理、污水治理、“厕所革命”,以及村容村貌整治移风易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

比如“农村改厕”,村里新改建农村户厕313户,实现全村改水改厕全覆盖,自来水户户通。

垃圾治理方面,村里近年来添置洒水车1台、回收台4台、垃圾转运车1台,清理陈年垃圾30余吨。同时设置村集中收运点,由村保洁员进行二次分类和收运,从其他垃圾中分出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。

“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做得扎实、细致,到新的驻村点开展工作后,也可以把这些经验带过去。”市派驻渌口区淦田镇官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刘适宜说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极舞蹈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